美國空軍秘書親身試飛AI驅動戰機 F-16,引發AI戰爭武器爭議
美國空軍秘書Frank Kendall在加州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飛行了一架實驗性的AI智能化F-16戰鬥機。這架由AI控制的F-16戰鬥機,代號X-62A VISTA(可變空中模擬測試飛機),與人類駕駛的F-16進行了空中對抗。兩架飛機在時速超過550英里的情況下,相距僅有1000英尺,且進行了複雜的高速機動,試圖將對手推向弱勢。
以AI議題專家的角度來看,AI技術的進步正在重新定義現代戰爭。美國空軍秘書Frank Kendall近日在加州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實驗性地駕駛一架AI智慧化的F-16戰鬥機,實際體驗AI戰機的操作。在這次實驗中,AI控制的F-16(代號為X-62A VISTA)與人類駕駛的F-16進行了高強度的空戰模擬,包括高速機動和對戰策略。這場時速超過550英里,距離僅有1000英尺的激烈對決,試圖通過高層次的戰鬥操作策略,將對手置於弱勢。





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·肯達爾在加州愛德華斯空軍基地,親自試飛了一架裝配人工智能的實驗性F-16戰鬥機。
這台採用AI控制的F-16,也稱作X-62A VISTA(可變飛行模擬器試驗飛機),在試飛中和一架由人類操控的F-16進行了空中交戰模擬。兩架戰鬥機以超過每小時550英里的速度相隔不到1,000英尺的距離在空中飛行,執行高速複雜的空中機動,並試圖將對方迫入陷阱。試飛持續一小時,肯達爾部長親歷了AI戰鬥機的操控,他進而強調使用AI武器的必要性:“若無AI武器,對我們的安全將成為一大威脅。至此,我們便必須要有它。”試飛結束後,他表示自己已經看到足夠的證據,足以相信AI在戰場的秉性。
最近, 同一架飛機在真實的空戰狀況下進行了測試。
對使用人工智能武器的關注日益增加
這通常如人所料,AI自發地啟動武器且無人干預的前景引起了極大的爭議。最近,在維也納的一場國際會議“人類面臨的十字路口:自主武器系統與監管挑戰”中,來自143個國家的與會者熱議需要監管在自主武器系統(AWS)中使用AI的迫切性。奧地利外交部長亞歷山大·夏倫貝格警告,世界面臨著一個”奧本海默時刻”,暗指首次開發出原子彈的情況。
夏倫貝格強調:“讓我們確保最深遠和最廣泛的決定 — 致命判斷 — 仍在人而不是機器的手中。”有人質疑,如果AI武器出了問題,誰該負責。生產商、作戰指揮者、操作人員還是下層士兵?人工智能不只是被注入武器中,它還被用來開發戰場策略。然而,最近有研究發現,語言模型可能將戰爭場景上升到核戰爭。自主無人機已經在烏克蘭戰爭中被雙方部署,據稱以色列軍隊在加薩戰爭中使用AI來定位人類目標。
儘管有這些疑慮,但美國空軍依然為2028年部署超過1,000架無人戰機的AI艦隊懷抱大志。Vista聲稱沒有其他國家有類似的AI噴氣式戰機,主要指的是西方來源並未發現中國有這樣的武器。雖然中國的AI科技與美國基本上持平,但有指並無證據顯示中國進行了類似的實地測試。
隨著美國空軍進一步推動AI動力飛行的界限,整個國際社會正在努力理解這可能對現代戰爭意味著什麼。這是十分危險的局面,只在科幻劇情中具備,並且大部份並未對任何人有利。
US Air Force Secretary Frank Kendall tests an AI-piloted fighter jet
(引文來源:完整新聞連結)